自清代以来,在梦的形成原因中,淤血开始被人们所注意。清人王清任首先明确提出了淤血是导致发梦的学说。在对淤血和发梦之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后,大胆提出淤血致梦,认为“夜睡梦多,是血淤。”
淤血之所以能够致梦,是由于“气血凝滞脑气,与脏腑气不接”之缘故。王氏认为,脑主管人的灵机记性,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,视、听、嗅、言等感官功能皆归于脑。脑依赖水谷精微所化气血的滋养而发挥其正常功能,所谓:“灵机记性在脑者,因饮食生气血,长肌肉,精汁之清者,化而为髓,由脊骨上行入脑,名曰脑髓。”脑髓满,则“耳能听,目有灵动,鼻知香臭,言语成句”。气血凝滞之后,脑气与脏腑气的连接通路被淤血所阻,脑气得不到脏腑气的资助,脑气虚,脑之“灵机”功能便受到影响,从而导致睡梦多。
上述清代名医唐容川及喻昌等医家亦认为淤血可引起做梦。但对淤血之所以能够致梦与王清任的见解殊然有别。喻昌认为,淤血致梦与心有关。他在《医门法律.虚劳门》中写道:“妇女痨病,十中二三,冲为血海,淤积不行,乃至血干经断,胃蒸潮热,夜梦鬼交,宜急导其血,加人参以行之,成功旦夕可也。并引苏游之论日:传尸之候,先从肾起……次传于心,心初受气,夜卧心惊, 或多恐怖,心悬悬气吸吸欲尽,梦见先亡。”唐容川认为,淤血致梦是由于淤血经湿热蒸煽,化为痨虫所致。他在《血证论.淤血》中说:“淤血在经络脏腑之间,被风气变化,则生痨虫。气者,肾水之所在也,故气动即为湿;风者,肝阳之所生也,故风动即为热。湿蒸热煽,将淤血变化为虫,是为痨虫。此犹之草腐为莹,谷飞为虫也。其辨法,面色乍赤乍白,乍青乍黄,唇口生疮,声嗄咽痒,烦梦不停,遗精白浊,发焦舌燥,寒热盗汗,口出秽气,不知香味,喜见人过,常怀忿怒,梦见先亡…..皆是痨虫之候也。”唐氏将烦梦不停,梦见先亡,作为痨虫的表现之一,认为痨虫是淤血所化生,从另一方面阐述了淤血与做梦的关系。
淤血不是一种单独的病,但它可以引发其他很多单独的病,故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探索。古代和近代的人均认为淤血对应的梦象为先亡,即死亡,作为妇女如梦见与鬼相交(性交),即是淤血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男人梦见冰雹和阻隔,女人梦见河水干枯都是淤血的先兆,一定要弓|起足够的重视,千万不可掉以轻心。这不仅关系到弓|起淤血的外伤和内感淤血疾病的防治,而且,还可以预防由淤血引发的其他病症。